一个人的Linux历史
第一次接触LINUX还是大一的时候,作为一个freshman报名了2个社团:“软件开发社团”和“开源社区和IBM俱乐部”,前者纯粹是被忽悠的交了报名费,后者交报名费则是冲着IBM三个字母去的,开源社区的概念完全被忽略了。
当时是第一次看到红旗的机器,没有主机,一台服务器矗立在名义上的国家开源实验室内,然后是单个的屏幕显示,不知道是高年级学长们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技术还是为了设置门槛,令人悲剧的是,一开始上来就是终端界面,敲击各种命令,不仅仅难记,而且相当无聊,像一片撒满黑沙的荒漠,压抑,因为记得不好,也得不到高年级漂亮学姐的表扬,对比之下暴露了自己智商上的缺陷,一段时间后便逃离了这个技术世界。
回头看开源社区确实是很好的一个LINUX氛围,我当时在实验室坚持到最后的室友最终回家开了餐厅...我却以此为生了,这就是后话了。
再一次的回到Linux怀抱已经忘记了具体是什么时候,好像是大二的下学期,当时自己沉迷于搞网站引流量,导致第一次挂科成绩出现了,感谢Great Fack Wall直接敦促我重新回到了学习的怀抱,当时便装了ubuntu 9.4,感觉对于我的电脑比XP流畅多了,对外又可以冒充Linux Geek,何乐而不为呢。 中途也曾经回到过XP一次,我擦,顿时被XP的字体渲染给扎瞎了我的双眼,还要安装杀毒软件等一系列盔甲来保护好自己的系统,顿时自己就厌烦了。尤其自己作为一个重度google reader的使用者,字体的渲染是我选择ubuntu最主要的原因。至于开源、GCC、内核,对不起,我没这需求,也不是我要的选择因素。 Geek的追求就是追新么,每半年新版本,彻底把我装系统的本领锻炼出来了,估计赶得上电脑城的打杂的,解决各种疑难问题。
真正接触编程则是在OS课上,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把pstree的功能用C实现,用户态和内核态任选,这个时候才真正考虑在linux环境下编程。到后面去机房则是直接扛本子在linux下编程,装一下技术GEEK,最后找工作,也是阴差阳错,就直接被海哥领到了内核组,以此为生了。
一个人的Linux历史来自于OenHan
链接为:https://oenhan.com/people-linux-history
题主研究过不少内核啊,博客很给力,现在正在看一些内核源码相关的东西,希望能得到指点^_^ http://blog.csdn.net/feilengcui008